你对父母的恨,其实是被压抑的爱
# 欢迎关注并置顶我 #
最近,看到一个街访的视频。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路上的小朋友,问他们眼中的妈妈到底是什么样?
“我妈总打我...”
“她老催我写作业...”
“不让我出去玩...”
无独有偶,今天刷微博的过程中,看到一个互动话题叫#母亲节套餐,妈妈再打我一次#,里面的回答都在表达,小时候被妈妈打过多少次,那时候的自己觉得有多绝望,多凄惨。
我随即转发给我的朋友,跟她聊起小时候被父母打过的趣事。虽说是“趣事”,但回想过去,内心总有一股委屈和失落。
我朋友说她小时候很害怕做错事,生怕做错事了就会惹来一顿骂。她觉得父母就是权威,父母都是对的。
小时候她曾经尝试过表达自己没做错,可是结果要不就遭到漠视,要不就是父母姿态更加居高临下的痛骂。“我是你爸!”“我是你妈!”“我为你好!”甚至到后来她畏手畏脚,是不敢做任何事。
在这样的不被允许表达、不平等的家庭氛围中,让她的害怕延续到成年。她看起来就是弱弱的,在权威人物(例如老师、老板)面前大气也不敢出。
因为从小开始,也不知道什么事在父母眼里是对的,什么是错的。不知道做了什么事会引起父母的情绪狂潮,只知道自己“做错了”就会引来一场风暴。
她已经把父母的愤怒和焦虑通通归因为都是我的错。
后来,接触了心理学,她曾尝试过为自己发声。
曾试过跟父母澄清“你是你,我是我,你的情绪是你的,跟我没关系。”可是父母已经习惯了这一直以来的方式,突然发觉女儿“不受控”了,于是比小时候吼得更大声,更有气势。
父母因为孩子的表达而焦虑害怕,所以第一反应就是制止。殊不知,孩子不表达,以后就再也不表达了。
父母不知道的是,孩子每一次生生忍下的眼泪,以后会氤氲成他人生中的一场暴雨。
父母更不知道,孩子每一次吞下那些还没说出的和不敢说出的话,以后都会是他无法承受的重量。
长大以后,孩子不会表达了。
是的,其实父母也在害怕,在焦虑。他们在害怕孩子失控。
潜意识里,他们害怕他们的情绪没人负责,因为他们自己没有力量承受自己的情绪,更没有力量承受孩子因为自己情绪受伤的这个事实。然而,往往他们越害怕,就越要掌控孩子的言行。
网上有一段子:
“我还是很喜欢你,像小时候吃辣条,不看生产日期;像小时候我爸打我,不讲道理。”
这句话大概是想突出“我喜欢你,不讲道理。”可是那一句“像小时候我爸打我,不讲道理。”莫名让人觉得心酸。
平时生活中不难见到,父母想要孩子改变的就是那些不合自己心意的行为或者性格。忽略了孩子自身想要什么,生生地把孩子的需求堵在嘴里。
孩子是症状,父母是症结。
很多父母都会说“他很不听话”“有什么办法可以给我教育他吗”焦虑都写在脸上。反观一旁的孩子,要不就一脸无所谓,要不就沉默。所以,这到底是孩子想要改变,还是父母想要孩子的改变?
父母一直想要控制孩子的人生,仿佛只要把孩子攥在手里就心安,不知不觉把孩子沦为了自己的附属品。孩子越来越发不出自己的声音。
我朋友成年以后,对于权威性的人总是下意识地顺从,在这些人前她没有自我,不会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,她越来越累。
接触了心理学,一点点觉察成长,才发现自己幼时被种下的根这么深。
面对权威人士时,她下意识的顺从其实就是把对方投射成了父母。她害怕,害怕自己做错事,不知道有什么后果。
明明很有才华,在工作上却不敢表现;
明明工作繁杂琐碎,已经让她喘不过气来,她还是无法说出现状争取自己的利益;
欠缺的除了勇气,还有力量,勇敢表达自己的力量。
无法再那么纯粹勇敢地表达自己。
当孩子越能被允许表达,他才能越活出自己。
很多父母都走在学习成长、斩断代际传递的成长路上。
如果你也曾是受伤的孩子,如果你也正走在成长路上,像文中提到的朋友一样,苦于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,苦于无法活出更好的自己:
1. 允许自己有恨,恨与爱往往是孪生的
很多时候,这种恨是不被父母允许的,出于对父母的认同,这种恨也不被自己允许,久而久之,越积越深。
当你面对权威不敢表达的时候,你就把心中那个严厉的父母投射出去了,你对对方既害怕又有期待,期待他能打破你以往经历的严厉父母,期待他能看到你。可是往往是不会的。
这种爱恨交织的感觉,还是要回归到自身。因为恨隐藏在爱之下,我们试图用爱去掩盖那种恨。然而越是掩盖,自己越痛苦,越不被看到。
连自己都看不到自己,期待别人的看见和救赎是不太可能的。有句话是这样说的“当你允许自己的恨时,爱才会流动”。
允许自己有恨。尊重自己的感受。
要看到自己,接纳自己。
2. 好好觉察,学会表达,如实表达自己的感受
小时候吞下了不敢说出的话,吞下的还有自己的真正感受。这模式一直贯穿着我们一生。长大以后,明明心有所感所想,也习惯性压抑,或者说明明感觉到了不舒服,但下意识保护自己,习惯性隔离了自己的感受,试图粉饰太平。
你可以去尝试体会觉察一下自己真正的情绪,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准确了解自己,走出表达自己的第一步。尝试开口表达你真实的感受,这种表达是坦然而真诚的,只讲感受不指责。对方一开始可能会不习惯你这样的转变。
别害怕别退缩,多表达几次。那只是你的感受,你可以更理直气壮些。
3. 分清界限
很多父母跟孩子之间是界限不清的。
当你在表达的时候,你会受到别人的指责或者攻击。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你讲的只是“感受”,感受并没有好坏之分,那是你的感受。对方往往会觉得自己被指责了。总是有个过程的。
要知道,他们的攻击或指责不是针对你,而是通过指责把他们所感受到的扔回给你,这样他们就不会有内疚不会有不舒服。
我记得当我学习心理学之后,学会了如实表达自己。有一次电话我妈说一句话让我很不舒服,我跟她说:“妈妈,你刚刚那句话让我觉得很不舒服。”我妈听到后立刻跳脚,急了“哇!你怎么这么敏感啊?学心理学是这样的吗?”我有点委屈。随后就释然了。我告诉她“妈,我在表达这句话让我不舒服呢,这是我的感受。”
我知道其实妈妈在害怕,害怕我这句话是在告诉她“妈妈,因为你说的这句话,我受伤了。”所以她迫不及待攻击我,证明“我没错,女儿没因为我受伤。”以及缓解她“犯错”后的焦虑。
现在,在一次次的表达中,我妈妈也知道我在表达事不是针对人,更能坦然更有力量地理解我所表达的感受。
你表达感受的同时,对方会有自己的感受。这是很正常的,双方都会需要一个适应缓冲期。
再没有第二个童年。我们回不去了。
可是你要相信,现在的你可以再给自己一次机会。让自己为自己勇敢发声,试试。
没关系的,你只是表达你自己。
当你学会了表达,从内在生出自己的力量,你才能更好地活出自己。
喜欢我们的话,请给我们一个在看哦!
原生家庭
可以成为一个问题,
也可以成为一份礼物。
你,
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。
--扫码进群即可免费收听--
胡慎之家庭教育公开课!
作者介绍
陈漫初,愿陪伴你一起走在成长路上的心理咨询师。个人公号:陈漫初(manchupsy)
推荐阅读
☟ 点击原文链接,可免费收听彩蛋环节哦!